行业代码指标解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对全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标准分类,是基础性统计分类,为国民经济核算和各项专业统计提供了详细、科学的分类依据。
1、什么是行业代码?
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行业代码由一位拉丁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具体填报时一般只填写四位数字。
门类用一位拉丁字母表示,即大写字母A、B、C、……;大类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中类用3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小类用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共包含门类20个,大类97个,中类473个和小类1382个。
最新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结构框架
2、如何确定行业代码?
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是行业代码的划分依据。
主要业务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业务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当企业对外从事多项经济活动时,应考虑根据其经济活动的主要性和次要性,依次确定三项主要业务活动。理论上按照各项业务活动增加值大小依次确定。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相关规定,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来确定。
注意:主要业务活动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判断,不是根据工商登记注册的业务活动判断!
3、如何填写主要业务活动?
按照“动词+(修饰性定语)名词”或“(修饰性定语)名词+动词”的形式填写,动词用于描述业务活动的类型,名次用于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名称。例如生产儿童服装、汽车零配件批发、中式正餐服务、快捷酒店经营等。
注意:不得出现“双动词”,如“生产销售”“批发零售”等;不得出现模糊词,如“从事”等;动词一般不能带有“卖”“销售”“批零”“经销”“出售”“买卖”“经营”“供销”“购销”“贸易”等词语,无法确定主要业务活动是批发还是零售业;名次不能过于宽泛,应能具体对应到某个商品或服务,如不应出现“粮食加工”“食品批发”等。
4、如何变更行业代码?
当企业经营业务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变更行业代码。
对于规模(限额)以上单位,行业代码一般是“一年一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业代码,随年报变更;对于规模(限额)以下单位可以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进行变更,详情咨询所在地统计机构。